虽然我做很多事情都是事先有计划的,但这次不经意的“事件营销+病毒营销”,完全是无意识的行为。缘起是2009年10月26日晚上,我在博客上发布了一个小故事:
关键词是“李开复、浙大、咖啡”,没看过的猛击这里,就不重复了。
发贴之后,我没做任何事情,和其他帖子的几百到数千PV不同,到11月中旬,这个帖子的PV破万,也许对于大网站来说不算什么,但它却成为iamsujie.com的第一热帖,要知道今年3月我刻意运营的几篇文章,PV到2009年底也不过4000到8000。这篇帖子的PV曲线如下图:
从图中可以看出,27号还算正常,只是稍微有一些转帖、分享的行为,谈几点:
- 博客本身数千订阅量中,总会有人乐于分享;
- 自己的各种SNS、微博客的自动同步,可以带来一些浏览;
- 来源中可以看到,白社会(bai.sohu.com)、豆瓣等网站……都带来了几十个PV;
爆发出现在28日下午4点多,李开复老师自己写了一条微博:“朋友传给我一个博客,说我在浙大喝了“特殊咖啡”。http://sinaurl.cn/hVnvI 怪不得喝完感觉“脸色”特别好。”
之后,引起了爆发性的增长。开复老师提到有朋友转帖给他,那么这个转帖人就起到了关键作用,应该是博客的某个订阅者。直到11月12日,这个帖子的PV才降到100以下,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开复那条微博里的链接带来的。有几点值得说:
- 这个事件本身有一定的娱乐性,且没有恶意,不会伤害任何人;
- 李开复老师,那段时间创新工场的事情正火爆,也正在高校巡讲,并且刚去过浙大;
- 微博的力量,转发当时李开复在新浪微博人气第一,有16万多的粉丝;
- 引起转载120多条,不过转载后链接过来的数量之和与开复老师的比起来都只是个零头;
这个事情的受益方:
我的博客?这个帖子确实带来了很多流量。但质量不佳,访问者中,新访客占到了约80%,远超出我博客整体50%左右的新访客比例,只看一个页面就离开的比例,即跳出率达到70%,也高出博客整体十几个点。所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看热闹的,并没有给iamsujie.com带来相应的价值,我在乎的“-1到3岁的产品经理”,似乎并没有多少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没有做“只要流量不要质量”的类似运营的原因。
李开复老师?10月28号他的微博粉丝大约16万,领先第二名不到6千。到11月21日再看,已经30万,不过姚晨已经以33万高居第一,可以看出新浪微博开始从内测阶段的IT圈内逐渐走向大众。毕竟,李开复还是相对小众圈子的名人,从这个帖子另外两个流量较大的来源“南京大学BBS(小百合)、上海交大BBS(饮水思源)”就可以看出。所以,这条微博对李开复老师的亲和形象也许有帮助,但作用大小难以估计。
浙江大学?因为他后来又发了一条:“浙大同学很好啊。我们这次去浙大,面试中脱颖而出的超过任何其他学校。以后他们入职后,我自己泡咖啡就是了。”这篇引起了不少其他学校同学的妒忌和浙大同学的自豪感,有近百条评论与200多条转载。
这一切,都是意外,但让我微微的体会到了事件营销、病毒营销的力量。
简单的说,是不是可以归纳为“傍大款,扯大旗”?嘿嘿
Beautiful.It’s an excellent article.Support it.
的确,没看到有给我带来多少流量……
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。
如果我给你说说我访问量前三名的三篇文章,那就是更有意思了,这三篇文章我感觉质量只是一般,我记得是因为被推荐到傲游热文和糖果盒而带来高流量的。
iamsujie Reply:
十一月 23rd, 2009 at 19:36
@左岸读书, 嗯,对于流量不是很大的网站来说,还是需要靠大网站、大名人啊,呵呵
@左岸读书
简单的说就是傍大腕
其实老实说,我没有看懂
iamsujie Reply:
十一月 25th, 2009 at 09:09
@张楠, 呃,哪里把你整晕了?
小弟我就是被这事吸引进来的并发展成忠实用户
http://goo.gl/JeqP 这也是一个简化的网址
恩,所以不少网站必须不停地做推广,做假推广,见了太多。在热门文章里面嵌入完全不相关的关键字和链接,不停注册账号发布和回复~比较低级的推广,就只能带来比较低级的流量了——缺乏忠诚度,回头率低~~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样一次性的流量也可以铺铺面~~
能做个链接吗?
请看:
你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网站:http://abincn.cn
有一些文章因为调用别处的图片,而显示不了,建议存到您博客空间下。
iamsujie Reply:
六月 5th, 2011 at 09:36
@F, 博客空间放不下。。。
@F
可以用专门的图片空间哈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