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本以为受伤这段时间可以有更多自由时间,好好的多写一点文章,但实际表明,没有实战的体会,写东西也很便秘,哪怕写的东西和这段时间的实战并没有关系,难道说就像战地记者,听不到炮声,没气氛,也就写不出东西来?
所以更坚定的发出这篇文章,以及里面的观点。
一直在想,我能给公司留下什么?若干年后,我必然会不再做这些事情,那么这里是否还有我存在过的影子?而我很想留下点东西,所以我很实在,很坏的去主动建立一些流程、把它们画出来,图里写上自己的名字;主动去管理文档,建立PD可以用的文档模板库,比如BRD、PRD等等,多年以后,很可能大家还在用,而很多文档里都有我留下的痕迹……这样我的小目的就达到了。
好了,更深层的,那我又能给自己留下什么?先说个故事。山A和山B上的寺庙里各住着和尚a和b负责打水,他们每天都会在山下的小河边碰到,几个月以后,a发现b好几天没来了,于是很担心的去探望,结果b已经利用这几个月在寺庙里打好了一口井。
所以,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打一口井,但并不只是为了自己,打井好比催化剂,在客观上会双向加速公司和个人的成长。
因为只有个人在成长是没逻辑的:公司不是学校,员工是拿钱的不是付钱的,所以心态上就不能只“抱着学习的态度”做事,况且,没有为公司的实战,光靠理论如何进步?另一方面,只有公司在成长也是没道理的:员工不是机器人,如果只做事不成长,那么公司就没法享受员工成长的附加值,所以长远来看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。
于是我找到了很简单的打井方式——写,坚持写。有了工作实战的体会与心得,我才有东西可写;写出来,与大家讨论,我才能提高,以便更好的作用于工作中。于是工作与个人成长,互相促进了,非常和谐。而打井的过程本身,慢慢积累,可以形成自己的职业保障,就像有一次培训的时候老师说的,“就业保障会降低一个人的竞争力,职业保障可以提高竞争力,假设有一天,公司突然不需要你了,这时候你不用去找工作,而是有一堆公司马上排着队请你去,这才是真正的保障”,多年以后这应该就是“个人品牌”吧。
跳出来,其实打井的过程重于结果,最后的那口井,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。如果把自己也看成一个产品的话,也许同学们更可以把产品品牌建设的招数用到个人品牌建设上来,其实都是一样的:设计、市场、销售、运营、推广……
大家共勉。
非常对,和你理念一致
欢迎访问 http://iamhanye.com 早上刚建好
iamsujie Reply:
七月 23rd, 2009 at 20:52
@han, 试了下,貌似访问非常慢~~~
写博客就是经营自己,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。
这点,sujie已经走在了前面~~~
每个人都应该打一口井,这个比喻太好了。
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,是从俞军离开百度想到的(见:http://www.naowan.com/archives/2009/07/07/735)。
我想,如果某一天苏杰、我或任何一个人离开了现在的公司,并给公司留下了一口井,那么,“饮水不忘挖井人”,我们实际上已经通过行动树立了“个人品牌”。
希望这口井能为更多人所用,并且发挥长久的效用,给更多人带来益处。
iamsujie Reply:
七月 23rd, 2009 at 20:53
@侯亮, 嗯,你说的是公司的角度,个人的角度,也是给自己留下一些随身一直带着的,任何旁人拿不走的东西,:)
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营销自己
每个人都应该打一口井
就业保障会降低一个人的竞争力,职业保障可以提高竞争力
很是赞同啊,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暂时留在这里
因为我要为自己打一口井,需要一个品牌
iamsujie Reply:
七月 24th, 2009 at 14:14
@矢车菊, 加油,聪聪同学,持续进步的人总能做出成绩的,:)
你很强
iamsujie Reply:
七月 24th, 2009 at 18:59
@浮云橘子, 同学,你是第一次出现哎~~~
请问怎么将别人rss订阅的条数显示到博客上?
谢谢!
iamsujie Reply:
七月 25th, 2009 at 12:48
@WONDERFUL, 我这个是wp模板里自带的模块,你可以用feedsky这类服务,:)
@han sujie,莫非现在开始流行imXXX了?
iamsujie Reply:
七月 30th, 2009 at 18:40
@燕燕, 少个a~~~
个人品牌 苏杰说是双赢
这阵子总来iamsujie.com了,域名都背过了…我自己的都没背过呢…
作为才对产品产生兴趣的我来说,受益很多,我也要努力学习产品知识,希望未来的某一天,可以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,更近的向你们学习。
iamsujie Reply:
五月 7th, 2014 at 09:46
@qingkongzlr, 加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