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渐渐梳理出来,自己对个人缺点看法的6个阶段,与大家交流一下。
第一阶段,看不到自己的缺点,也就是常说的“不知道不知道”,觉得自己很牛逼,我是特别的,别人都是傻逼。我们常常见到的,一部分自称发现了“打败微信的秘诀”的人,就属于这类,信心满满,很坚定,也很难交流,滴水不进。
第二阶段,看到自己的缺点了,“知道不知道”,但不在乎,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,我的长处可以完全弥补掉这些缺点,仍然能成事。比如,“不喜欢和人沟通”,那么,我想好的方案就去推进,你们不同意是你们不懂,懒得和你们讲,照我说的做就行了。
第三阶段,意识到问题,缺点会阻碍自己的发展,想改,并且付诸行动。这个阶段,是个人的高速成长期,因为多多少少能改掉一点么,呵呵。最初的几次个人能力迭代,会改掉很多表层的缺点,身边的人也觉得你变了,你的信心也越来越足,直到——
第四阶段,碰到一些怎么也改不掉的缺点,我们可以称之为“弱点”(个人定义,大家在意思上理解就行了),是与生俱来的,注定要随你入土。再坚强的人这时候也会纠结、痛苦、沮丧,比如我自己,在面对人际冲突上,就有一些估计永远也绕不过的弱点。这段时间很长,要以N年记。
第五阶段,沮丧了几年,慢慢意识到,沮丧是毫无意义的,不如接受。每个人都有弱点,只要发挥出优势,也可以做成很多事,心态好了,做事的时候尽量避免暴露弱点,利用团队的力量互补,也挺好。
第六阶段,顿悟。某一天,突然发现,要感谢自己的所有缺点,已经改掉的和再也改不掉的。弱点和敌人一样,只不过一个在内,一个在外,都可以利用,我们会意识到,正是优缺点一起,造就了一个真实、完整的人,而真正能打动“你的用户”的,也就是这个真实、完整的你,重新觉得,自己是特别的。
最有,说一些玄乎的,自己越来越认同的观点:人和人是不一样的,正是多种多样的人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世界,自己很普通,但很独特,努力找到自己独特(有天赋)的地方,对成就而言,“努力决定下限,天赋决定上限”,在自己有天赋的细分领域里努力,成就一个不一样的人生。

不能赞同更多。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..沟通起来着实有难度
写的挺好的,自我认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,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
其实正式自己缺点的过程,又何尝不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到互赖的过程呢?
iamsujie Reply:
五月 17th, 2014 at 21:13
@madeinpangang, 说详细点呢
介个没啥意思
刚才引用回复了一下,刷新后竟然没有了……
第一阶段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,老子最NB,或者知道自己的一些问题,但是不认为它是缺点,发现问题都是被动的,这是一个“依赖”的阶段;第二阶段认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,并努力改正,追求完美,这是一个从“依赖”到“独立”的过程;第三阶段,正视自己的缺点,通过与其他的人合作,实现双方的共赢,这是一个“互赖”的阶段。
这是《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》里面的理论,个人推荐值得一读。
一节过去,一节未来。一节反思,一节新篇张
努力决定下限,天赋决定上限。。。。这句话不能再赞同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