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比较无趣,与物相关的应用无非以下几个:
电影与书籍:豆瓣,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工具,基本上在别处了解到某部电影和某本书以后,决定是否看之前都会来看看评价,我还是比较信任群体智慧的,特别是在这个群体与我比较相似的情况下(比如电影就抛弃了IMDB的评分转向这里,因为总是发现有些8点几分的看了毫无感觉,而豆瓣就很准,看来我的口味非常本土……),我会标记“想看”、“看过”作为一个记录,但是很少留下评论,就算有也就是几句话而已。他家的电影和书籍关联关系做的不错,我经常能由此发现一些宝贝。而音乐不用,因为没法在线听,其他功能也基本不用,感觉那些都不是我定位的“豆瓣”。
音乐:开始选了好几家以后固定在友播了,网络足够好的前提下,已经不用下载音乐了,把这里当自己的音乐库用,我应该是很典型的初级用户,经常去听榜单,偶尔在某时某地了解到一首好听的歌也会搜出来并“收藏”一下。音质其实没那么重要,偶尔有几首真的喜欢并且无法忍受的时候才会再到百度mp3上下载,不过也就192k以上就满足了。但是2008年最后开始,我转移到虾米了,其实原因很简单,杭州网通上友播,放歌不流畅,而本地的虾米就很好,不过从歌曲的丰富程度上来讲虾米还要快快加油。
生活消费相关:阿里这堆,淘宝、支付宝、口碑还是挺好用的,已经习惯要买东西(甚至扩大到要花钱的时候)先上淘宝看看,付钱能支付宝绝对不走现金,出去消费先上下口碑。
信息获取:RSS,抓虾。没用Google Reader完全是因为先入为主的习惯了,我想。还是挺喜欢看看“热文”的,之前G家没有share功能让我觉得很不爽,现在有了可惜也不想转了呵呵。主要获取的信息分了几大类:综合新闻、业界新闻、业界评论、产品经理、社会政治经济杂谈、生活修养、创意娱乐、有空再看。注意那个“有空再看”很重要哦,其他几类的feed我都尽力精简了,基本每篇必看,有点强迫症的没法忍受“未读”数字不是0,而所有感兴趣又没空仔细看的基本都放到“有空再看”了,常年未读“100+”也习惯了,算是自己找的一个心理安慰吧。
(iamsujie补:最近自己有了网站,发现抓虾确实在技术上不如G,甚至鲜果,更新的速度差很多。)
最后还有一个最主要的:个人门户iGoogle。上面提到的所有网站,基本都在iGoogle里做了书签,我把它当网络收藏夹用。另外配置了一些记事与日程安排的模块、常用信息模块,比如天气、Gmail,另外G家的在线文档我也经常用。
最最后说一下平台——浏览器:主要firefox3,也用chrome、马桶2、世界之窗、ie7、ie6……而操作系统,还是习惯xp,而且要设置成windows经典主题,我就是这么淳朴,呵呵。
小结一下吧,信息太多,应用太多,平台太多,就连记住我在各种应用的账号密码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,整合的需求很大。
最后一点,即便是整合了,还是要有帐号和密码要记,真是麻烦。
我帐号和密码都差不多,到时忘记了一个一个试过来,呵呵,成功的机率还是蛮大的。。。
其实我也是这样的哦,或者是帐号按照一定的规则变化以后就是密码,这样只要看到自己的帐号就不用记密码了
@iamsujie
呵呵~这个不错,以后可以应用下了
这个站是用的什么博客程序建的呢?
iamsujie Reply:
八月 17th, 2011 at 08:08
@若问, WordPr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