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,老板做了一些对用户购买行为的分享,整理一下,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,还是很有意思的。话题会涉及2B和2C的区别,大家权当故事看。
2B,指的是客户是B,是企业、公司、商人,买的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品,2C的指消费者。我们大多数人对C熟悉一些,因为自己就是C。如果从技术的角度,把产业链比作一棵树,那么2B就是做非叶子节点的事情,2C就是叶子节点,一定有些特质上的不同。
1.对2B的理解。
在很多决策,比如购买阿里的服务,购买机器设备等,是多层次的决策,参与的角色很多。当一个销售人员面对企业,不仅仅要关注老板,还要关注很多人,比如老板手下的外贸经理看你不爽说你坏话;比如你和老板娘套的太近乎老板吃醋,当然如果老板娘很强势也行;比如你的软件抢了IT部门经理的饭碗;比如你催财务那个小子的态度不好,却不知道他是老板的小舅子;比如你对看门大爷特别客气,幸运的是他是老板的老丈人……很多关系,很多角色,很多因素,都会影响购买,所以,需要销售线路图。
我们说销售奸诈,其实,对不同客户,销售必须有不同策略。比如,对老板说ROI,对外贸经理说效果,对老板娘谈感情……有时候销售人员需要主管帮忙Double Call,并不是主管技巧有多高,而是买家需要享受尊重的感觉——你一个销售员凭什么要我付10万块,叫你们领导来……千万不要认为是技巧层面,更多是人性层面,客户认可的,可能是你的产品,也可能是你的人。
2.对2C的理解。
重要的是细节,沃尔玛有一句话——Retail is Detail。消费者驱动,和生产驱动相比,完全不一样。
传统零售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,比如711,上海比较多,把Detail做到极致。每天不同时间点,你去看到货柜,是不一样的。上午是财经报纸、早餐;中午快餐和便当;晚上晚餐;夜里还有夜宵、应急用品。他们再根据社区人的层次、需求等,一天一店四开。整货的员工很忙,每天不停的在更换货物摆放。
近的,旁边联华也越来越好了,2006时候就是麻辣烫,现在变成了KFC、Bread Talk,随着消费者在变,不能浪费机会。我们看到,现在联华把消费者分成三类:第一种,追求品质——finest,在二楼有进口商品专区;第二类,普通人——standard,或是比较单纯不太变化的人,提供标准的商品;第三类,价格敏感,EDLP——everyday low price,天天低价,典型的是联华自营产品。
人其实比上面复杂,同样用户,也会有不同需求。有人可能周一到周五,是standard,但一到周末,就变成finest,因为家里要来客人,开party,长城干红不行了,要82年的拉菲。有人在不同商品上,需求不同,对牛奶要求很高,一定要进口的,但卫生纸就无所谓,联华自有品牌就行。还有的人,可能随着发工资的日子有变化,好比网上那句名言——月初我吃什么狗吃什么,月末狗吃什么我吃什么。线下的用户研究早就开始做了,厉害的沃尔玛员工,只要看一眼你的购物清单,马上就知道你的性别、年龄、婚否、月收入等。
销售,就是要掌握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,2B是那个人及其身边的人,2C是那几种人,当然,有一些销售是介于两者之间,比如在线销售一些轻量级企业软件?B2B、淘宝、天猫、聚划算、一淘……在线下你能找到对应的东西么?
月初我吃什么狗吃什么,月末狗吃什么我吃什么。
喜欢这句,哈哈。 对应产品蛮好找的。
你这么一说让我想起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多是2C的,
2B进军的企业还比较少啊,很有市场啊。
赞赞文章!我公司正处于把B2B部分转型成为B2C的艰难时期……看到这样的文章好亲切。
厉害的沃尔玛员工,只要看一眼你的购物清单,马上就知道你的性别、年龄、婚否、月收入等?
sujie能给点例子么
对于sujie前辈的博客,我有个小疑问,如下:
1、对于博文的翻页,为什么只有“上一页”和“下一页”,不能直接点到末页从最初始的博文开始阅读呢?(这是某种博客产品的营销战略么?)
PS:不知道该评论留在哪里,好像没有博客主页的评论区域。
iamsujie Reply:
十一月 20th, 2012 at 12:41
@小德步步, 我也是用的一个模板,呵呵
2B和2c我一直没搞清
杰兄,这个是市场营销中的组织市场和消费者市场.
TT Reply:
十一月 30th, 2012 at 09:18
@TT,
组织市场会有采购中心,在采购中心中有不同的角色,如:决策者,联络员,财务,需求部门等.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关注点,每个角色会在不同的采购期间进入.绝对不会冲动消费.
消费者市场,冲动消费是主要的特点.经销商要做的不断的改变花样.
iamsujie Reply:
十一月 30th, 2012 at 09:32
@TT, 嗯,道理都相通啊,谢谢,长知识了
@TT
@iamsujie 相互学习,要说谢谢的应该是我,哈哈。总从你的文章中学习知识。
哦哦哦,我又学会了一些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