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每次嘘嘘的时候都很无聊,所以脑子里总在想点东西,几个星期前开始,思考的内容就统一为“我会选哪个坑?有什么原则?同学们选坑位是什么原则?这些原则会导致各个坑位使用率不同么?”,到了最近,实在忍不住了,就建了个模型仿真了一下。
模型假设
以公司8楼男厕为例,现在有4个坑(靠窗那个坏了),从门到窗依次编号为1、2、3、4,一字拍开,那么全空的时候我进去了,就会用1号坑,而1号坑有人的时候,我会优选4号,再次2号、3号。同学们可以想一下是不是这样的,前几天和旁边的几位讨论过,基本是一致的。所以给出假设:
1. 每人每次去嘘嘘的行为等价,可以简化为一个“标准人”:在时间上均匀分布的去嘘嘘,每次所用时长相同(注1),产生的资源消耗相同(比如卫生球),人都是理性的,意味着符合2、3的假设。
2. 尽量离人远:嘘嘘是隐私行为,旁边有人就不自在。
3. 尽量离门近:在旁边没人的情况下,想少走点路。
注1:时长正态分布更合理,不过对结论没影响。
模型实施
我们对“公司8楼,常驻200人,一个月的情况”做了4次仿真,如下表:
先来一个更简单的情况——干大事,有什么不同呢?对了,因为有包间,所以坑位是独立的,也就是假设2可以取消,大家都优选离门最近的空坑,结果如图1:横轴是坑位编号,小号是靠近门的,大号是靠近窗的;纵轴是坑位的“使用率”。
正如我们所想,越靠门的坑位利用率越高。这里我加入了一个等待机制,也就是说如果坑全满,那么现在来的这个人会等着用第一个空出来的坑。所以,“等待率”(需等待的人次/总人次)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参数,上面的“等待率”是6.3%,也就是说每天大约有6个人会发现坑满,你碰到过这种不幸的事么?
不幸的同学马上反驳,我经常等啊,没错,这是因为有高峰期,每天早上人们的消化道活动总是比较频繁,我们假设这种高峰会达到上述参数的3倍,那么再来看一下图2的“盛况”。
嗯,所有的坑都充分利用起来了,而“等待率”也达到了惊人的84.7%,可以想象肯定也出现了排长队的现象,我只能说:“悲剧啊”……(这时候“排队长度”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,鉴于犯懒的原因,不再分析)
下面我们开始研究嘘嘘了,大家抬头看一下表格的第三行参数,结果如图3。
看起来不错,和我想的一样,原来3号坑“使用率”那么低,“等待率”也很低只有1.7%。然而新时代的IT民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顺境中看到危险,既然窗口那个坑一直没人修,那万一再突然坏2个坑会怎么样呢?(事实证明,居然出现过5坏4的情况,令人发指啊~~~)图4,这个时候的“等待率”是29.0%,不小了啊。
模型改进
易见改进是坑位数量的推广,排列形状推广,如L型、U型,或者长排十几个的模式(回忆一下高速公路休息区的厕所),这就不一定要选择离人最远的坑位了,其实只要旁边一定范围内没人就ok。
更有意义的改进建议来自一位心理学博士,他说:据某些心理学调查,每个人的坑位选择喜好,是与其压力反应有关系的。比如,模型里一个假设“3.尽量离门近”,其实说明,此人是个压力不敏感型的人格,因为离门越近就会有越多的人在背后走来走去。所以,再完善一些,建议可以从人群的压力敏感程度比例入手。
嗯,我继续往下扯,压力来源与“对周围人的不熟悉、对环境的不熟悉”,那么以公司为例,喜欢站门口的同学更可能是老鸟,而想往里走的同学更可能是新人。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公司里新老员工的比例,就能做出更复杂的模型,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。
好了,如果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好,人员流动率少,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他的员工更多的会抢门口的坑位呢?建议大家以后去应聘的时候,去观察一下“嘘嘘的人喜欢站在门口还是窗口”,并借此来判断这家公司好不好,另外别忘了把验证的结果告诉我……
模型应用
当当当当当,扯这么多,这个模型有什么用啊?别急,接着看。
先来个简单的,想必大家对于很多公共场合女厕门前的长队都记忆犹新吧?有了这个模型,我们可以模拟某公共场合的嘘嘘高峰期与空闲期、人群数量、性别比例、压力敏感程度等,从而算出坑位的等待率、使用率、排队长度……,给厕所的坑位数量提供建议,进一步在设计建筑大小的时候参考。
再想多一步,我们还可以把坑位理解成银行等待区的座椅数量;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开放数量;呼叫中心如10086的座席数量……人类思维有一种很伟大的能力就是联想与抽象,我们现在把坑位看作“提供服务的系统”,把去嘘嘘人理解成要“需要服务的对象”,我们的模型经过改造,就可以解决如下问题:
通过对服务对象到来及服务时间的统计研究,得出这些数量指标(等待时间、排队长度、忙期长短等)的统计规律,然后根据这些规律来改进服务系统的结构或重新组织被服务对象,使得服务系统既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,又能使机构的费用最经济或某些指标最优。
就这是运筹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,排队论(queueing theory,或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)的定义,搁笔。
赞仿真。汗插图!
圖片很金瓶梅,內容很安迪華荷…
@江南
汗,我去搜了下 安迪·华荷,波普艺术、后现代…
这里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可能选择2、3号的嗯嗯坑位的人,大便比较通畅,不会造成比较高的等待率
iamsujie Reply:
三月 2nd, 2009 at 14:34
为什么?2、3的通畅?
@ZZB
有可能而已~~我还不至于去实地考察数据~~我的理论是大便通畅的人通常不怎么挑位置
嘿嘿~~啥时出女生版的哈!
噶狠???不给邮箱地址,就给报错。。。
咕~~(╯﹏╰)b
为什么会选择离标准人远的位置呢?根据心理学家做的调查:你进一教室自习,教室里面只有一个人,你会选择哪个位置呢?结论是一般会选择远离标准人的位置。所以原因并不完全归于你在一项私密的事。
据说是和性格有关~
iamsujie Reply:
六月 22nd, 2009 at 13:27
@Wonderful, 是有这么一说,心理学很有意思~
哈哈,这玩意让我想起了操作系统里面的进程调度机制。
有疑问:
1、你的等待率是怎么算的?有没考虑过,如果在某一时间内,同时有>坑位数的人进去,那么这个等待人数铁定是不同的。这取决于你假设中是否允许人们扎堆一起去的情况。
2、关于坑位数的问题。假设公司一天上班时间为8个小时,那么坑位可用的时间是:8*3=24小时,即1440分钟,假如每人“嗯嗯”时长5分钟,那么理论上最大可用人数是:1440/5=288人,但是实际上人们“嗯嗯”的时间应该有几个比较固定的时间点吧?因为大家吃饭时间差不多。所以,想了想以后觉得,3个坑位只允许最多同时三个人上厕所,数目上应该少了。主要要考虑那几个时间点有多少人上,然后计算一下得到一个合理的坑位数。
原来坑位里面也有这么多道道。
iamsujie Reply:
一月 18th, 2012 at 08:15
@方胜, 哈哈,确实值得进一步思考
楼主真是太有才了。。